夫气生于精,阳生于阴。《根结篇》曰∶形气不足,病气有余,是邪胜也,急泻之;形气有余,病气不足,急补之,形气不足,病气不足,此阴阳俱不足也,不可刺之,刺之则重不足,重不足则阴阳俱竭,血气皆尽,五脏空虚,筋骨髓枯,老者绝灭,壮者不复矣;形气有余,病气有余,则阴阳俱有余也,当泻其邪,调其虚实。
后人不知胃强脾弱,用分理之法,咸谓一补一消之方。按毛虫三百六十,感木气而生,而牛、羊、犬、马,又秉火土之化。
治法当先服生化汤,以生旺新血。半载后,病者之兄,备土物来谢曰∶吾弟已全愈矣。
心咳之状,咳则心痛,喉仲介介如梗状,甚则咽肿喉痹。且予尝闻之曰∶痞、满、燥、实、坚,五证皆备,然后可下。
夫医道,上通天之四时六气,地之五方五行,寒热温凉,升降浮沉,信手拈来,头头是道,急者急治,缓者缓治,若仅守平和之橘皮汤者,又执中无权也。 又有一种夹疹之痘,此分走于气分、血分,故尚为可治。